7月3日,骄阳似火的红都瑞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寻根者”——江西飞行学院文法学院“红色班级”瑞金班(242法律事务)的10名学生代表。他们随学院“红星照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踏上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开启了一场以“寻根铸魂”为主题的红色实践之旅,旨在追溯班级精神之源,熔铸苏区精神之魂,激发青春奋进之力。

红色班级聚焦“寻根”,先后探访了见证中央苏区早期航空奋斗史的瑞金机场、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记录革命风云的叶坪革命旧址群。行程的核心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斑驳的青砖墙、古朴的木梁架间,凝固着1931年那段开天辟地的红色记忆。同学们跟随讲解,步入临时中央政府办公室等历史场景。当了解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此庄严表决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正式成立时,瑞金班学生张玮雯深受震撼:“站在革命法制的源头,触摸历史的温度,青春与百年前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份为理想奋斗的热忱,穿越时空依然滚烫!”这深刻的现场体验,为“瑞金班”的命名找到了最厚重的历史注脚和精神根基。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内,班主任徐辉、指导老师刘丰琴为红色班级的同学们精心组织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核心在于“铸魂”。刘丰琴巧妙地以苏区精神为线索,将历史与现实串联:从苏区时期物资运输“人背马驮”的极端艰辛,讲到“马克思号”飞机的传奇故事,再联系到今日瑞金新机场架起的“空中丝路”。通过丰富的革命文物、珍贵影像与专业知识的交织解读,刘老师深刻阐释了苏区精神的核心内涵——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同学们在历史场景中聆听、思考、对照,不仅重温了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更从航空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壮阔历程中,深切体悟到苏区精神跨越时空的磅礴力量,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将苏区精神的种子深深植入青年学子的心田。

此次红都瑞金之行,对瑞金班的学子而言,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寻根铸魂”之旅。通过追寻班级命名的红色根源,身临其境感悟苏区精神的伟大与不朽,青年学子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此行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动力,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续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无上荣光,让苏区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文/徐辉 图/姜康 一审/刘丰琴 二审/林芸 终审/曹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