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团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建工作 > 正文

传承红色精神 践行青春担当 江西飞行学院文法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追寻苏区航空印记

发布日期:2025-07-03    来源:     点击:

7月1日,党的生日之际,江西飞行学院文法学院“红星照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三下乡”征程。该实践团聚焦江西红色航空文化,深入探访中央苏区航空历史遗迹,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实践首站,团队抵达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赣州瑞金机场。这里不仅是现代交通枢纽,更是中央苏区航空事业的精神地标。1932年漳州战役后,红军缴获并修复两架飞机,其中一架命名为“马克思号”,成为人民军队首架正式列编的战机;同年,3000余名苏区军民在瑞金肩挑手扛,修建起第一个红军机场,谱写了人民航空事业的早期篇章。

站在现代化的机场跑道旁,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当年军民共建机场的火热场景。聆听工作人员讲解“从土跑道到智慧航站楼”的建设历程——历经1800多个日夜的筹备与建设,实现了从人工调度到数字化管理的飞跃,青年学子们深刻感悟:“昔日苏区军民靠双手铺就航空起点,今日建设者以创新智慧开辟发展通途,技术日新月异,但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

随后,实践团走进沙洲坝革命旧址群。百年古樟掩映下的红井、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址、中革军委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诉说着峥嵘岁月。江西省“十佳讲解员”钟芳芳为队员们生动讲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让历史细节更加鲜活生动。

在团中央旧址的青砖庭院内,一场庄严的新团员入团仪式举行。10名新团员佩戴团徽,面向鲜红团旗,紧握右拳,以清澈而坚定的声音庄严宣誓。誓言在历经风雨的老墙间回荡,与80多年前苏区青年投身革命的呐喊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地方宣誓,我更深切体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千钧分量。”新团员朱磊的感言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

“此行不仅是参观,更是一次精神的寻根溯源。”实践团指导老师刘丰琴介绍“三下乡”活动是文法学院“红色铸魂·航空励志”育人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历史现场学”“典型人物访”“青春故事讲”等特色实践,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念,在感悟发展中激发热情。正如队员姜康文在日记中所写:“从‘马克思号’到现代机场跑道,从土坯房里的革命誓言到新时代的青春承诺,我们不仅是红色故事的倾听者,更要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航空事业的接力者。”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事业因传承而辉煌。这支承载“航空基因”与“红色烙印”的实践队伍,正以务实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让红色精神在赣鄱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


                               (/徐辉  图/姜康文  一审/刘丰琴  二审/林芸  终审/曹国平 )